智能温控混凝土加热模板施工装置效果实验
国家专利技术智能温控混凝土加热模板施工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在混凝土施工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应用:
1.混凝土养护提高早期强度发展特别是6~24小时的强度。可以让混凝土提早脱模,对于加快预制构件模板的周转速度效果显著。
2015年9月18日~9月19日,本技术在江苏省连(云港)盐(城)高铁,滨海县正红镇中铁十局指挥部二分部预制场,对其预制构件进行12小时脱模实验。实验达到目的要求。实验采用装置施工条件和自然养护条件(以下简称自然)对照完成。以下是实验现场的对比数据和现场照片:
本次试验现场预制构件5件,于2015年9月18日10:40完成浇筑,11:30开始使用装置养护保温,现在制作试块24组,装置内部和自然养护各12组。2015年9月18日23:30装置养护12小时后强度12.0mpa,现场脱模一件立柱,表观完好,红外线测得构件表面温度42°C。每次试件试压前均对试件进行测温,装置养护下试件温度在38°C~46°C,自然条件下试件温度与环境温度一致。
2.混凝土冬季(低温环境)施工。
正常情况下,使用本装置进行混凝土冬季施工,混凝土浇筑6小时后,其强度即可满足抗击冻害的要求,如只需要防止冻害,装置工作12小时后,即可停止工作,混凝土不会出现冻害质量问题。如果混凝土在低温中需要早期强度如进行预应力张拉、早期拆模等工作,根据现场检测在使用本装置连续工作72小时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90%左右,7天强度达到或超过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满足混凝土早强要求,并且不会影响混凝土日后的强度正常发展。采用本装置进行混凝土施工,不仅能够起到抗冻、早强的作用,而且还能起到养护、保湿的作用,其效果完全可以取代蒸汽养护混凝土。并且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洁、颜色纯正,模板与混凝土完全没有黏连现象。
3.大体积混凝土温差控制。
智能温控混凝土加热模板施工装置施工工艺,是在混凝土施工模板上面和混凝土浇筑后的暴漏表面将新浇筑混凝土进行保温封闭处理,并在保温材料和混凝土之间进行电加热和温度智能化控制。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表面在现行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封闭,对封闭在内部的混凝土进行加温、降温、保温、控温的处理,从而实现了混凝土在施工中能在与外部环境隔绝的状态下进行硬化。可以通过对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升降控制,实现混凝土的温差控制,从而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温差现象的难题。
另外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快和低温环境下保障正常施工的特性,在工程上直接体现出工期的缩短,工程质量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
以上应用,是本技术在工程实践当中产生的实际作用,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相信本技术将会在更多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优良效果。
上一条:山西省重点工程——兴保铁路岚漪河特大桥平安合龙 | 下一条: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一期)海水取水及雨水排放项目 |